“走,去李财主家地窖。”他扯下死者腕间的红绳——绳结里嵌着半片鱼鳞,银白泛青的鳞片边缘,刻着细小的“戊申”二字,跟他鳞片甲内侧的铸字,同个年份,“陈公公的‘丹道’要‘阳魂镇阴魂’,用活人穿的鳞甲给死人盖印,让冤魂永世困在河底……”
地窖的木门吱呀推开时,腐臭混着丹砂味扑面而来。阿七举着火把,看见墙根堆着十二具蜷缩的尸体,每具胸口都有个铜钱大小的淤青,印子中央嵌着不同的鳞甲残片——有的刻着“壬戍”,有的刻着“辰龙”,跟张小帅鳞片甲上的“戊申年壬戌月”,刚好拼成完整的生辰八字。
“这是‘十二龙胎阵’。”小李抱着缺页的《本草纲目》,指尖抖着划过“龙胎:取童男童女魂,以鳞甲镇之,可成丹引”的条目,书页边缘的朱砂印,此刻沾着地窖的潮气,竟晕成了鳞片形状,“陈公公说‘龙胎’需用活人魂‘养’,原来就是拿鳞甲往死人胸口盖印,把活人八字嵌进冤魂里……”
张小帅摸着墙根尸体胸口的鳞甲残片,金属片在他指尖发烫——跟靠近虎娃他哥尸身时一样。他忽然想起王扒皮雪里埋的铜牌残片,背面刻着的“供丹炉第三十七号”,此刻竟和眼前尸体颈后的胎记,拼成了“炉魂”二字。
“李财主用‘河神祭’骗来无主孤魂,陈公公拿鳞甲给他们盖‘炉印’,再把尸体塞进护堤洞当‘镇洞魂’——”他扯下自己的鳞片甲,甲叶中央的凹陷处,此刻正对着尸体胸口的淤青,竟严丝合缝,“这淤青不是伤,是‘丹炉鼎’的‘炉号’,每片鳞甲对应一个冤魂,等‘龙胎’养成……”
话没说完,地窖顶部突然传来“轰隆”声——是李财主带着护院砸门。阿七看见张小帅鳞片甲上的“戊申”铸字,此刻在火把光里泛着血光,竟和尸体胸口的“戊申”残片,连成了完整的“戊申年”。他忽然想起虎娃捏的面人——胸口嵌的鱼鳞,刻着的正是“壬戌月”。
“把鳞甲残片全抠下来!”张小帅把鳞片甲按在最近的尸体胸口,金属片的温度竟让淤青边缘的腐肉微微收缩,“陈公公的‘丹道’靠‘活人魂镇死人冤’,咱们就用真鳞甲破他的‘伪龙胎’——阿七,把虎娃他娘的旧头巾撕成条,缠住残片,那上头有她的‘活气’!”
寅时的梆子响过,地窖门被砸开的瞬间,张小帅举起嵌着十二枚残片的鳞片甲——金属片在夜风里发出清越的颤音,每片残片的“生辰八字”,此刻都对着李财主惨白的脸。死者胸口的淤青突然发出微光,鳞片形状的光团汇在一起,竟在李财主脚下聚成个“冤”字。
“你、你怎么会有陈公公的‘龙胎鳞甲’!”李财主踉跄后退,锦缎马褂蹭着墙上的丹砂,把“冤”字染成暗红,“这鳞甲是给‘龙胎’当‘炉盖’的,你……”
“陈公公的‘龙胎’,不过是拿冤魂当丹砂炼的假药。”张小帅摸着鳞片甲上的虎娃他娘的头巾残片,布料的粗纹嵌进金属缝隙,竟让鳞片甲发出柔和的光,“你看这淤青——不是‘镇魂印’,是冤魂咬在活人身上的牙印,是每个被你沉河的孩子,在你心里刻的‘罪’。”
晨雾漫进地窖时,十二枚鳞甲残片从鳞片甲上脱落,滚进死者胸口的淤青里——微光渐暗,却在雾里映出十二张孩子的脸。虎娃蹲在门口,手里捏着新的面人——这次不是“龙王太子”,是个扯着鳞片甲奔跑的小人,面人胸口的“淤青”处,嵌着张小帅给的、带体温的鳞甲碎末。
张小帅望着渐亮的天际,李财主家的“龙王像”在雾里崩裂,露出里头藏的、用冤魂骨做的“龙筋”。他摸着胸口的旧疤——此刻竟不再发疼,反而透着股暖意,像虎娃捏的面人,正把带着面粉香的魂,塞进他鳞片甲的缝隙里。
原来这世上最毒的“丹印”,从来不是金属刻的鳞片,是活人拿冤魂当墨、用贪心当笔,在死人身上画的“镇魂符”。而最暖的“解印”,是把沾着血泪的鳞片甲,变成装着活人良心的匣子,让每个嵌进去的冤魂碎末,都在匣子里长出新的、不带毒的魂。
梆子敲过五更,东河村的祠堂里,死者胸口的淤青渐渐淡了,只剩张小帅鳞片甲上的头巾残片,在晨露里闪着光——像块补心的布,把活人心里的洞,一点点缝起来。而那些滚进护堤洞的鳞甲残片,正顺着河水漂向乱葬岗,把“戊申年壬戌月”的八字,泡成能喂饱孤魂的、不苦的面。
鳞片甲的金属片在张小帅怀里轻轻颤了颤——这次不是烫,是暖,是无数个冤魂的手,正隔着布料,轻轻拉着他,往有光的地方走。他忽然笑了,笑声惊飞了栖在祠堂的夜鹭,翅膀带起的雾粒,落在鳞片甲上,把“镇魂印”洗成了“证魂印”——证明这世上,总有活人,会替死人,把贪心刻的印,改成良心长的纹。
第一章塑魂
“这哪儿是龙王太子,分明是泡发的癞蛤蟆。”老王捂着鼻子嘀咕,旱烟袋在手里晃得厉害,铜锅火星子溅在停尸床上,惊得死者泡胀的手指抖了抖——不知是夜风灌进祠堂,还是这满身腐臭的尸身,真听懂了人话。
张小帅没抬头,竹筛里的面粉“哗”地撒在死者脸上,细粉钻进翻卷的唇缝,把青黑牙床衬得更白,倒像传说中“龙王太子”咬着的夜明珠。他指尖蘸着清水在肿胀的面皮上游走,指腹碾过腐肉时发出轻微的“滋滋”响,不是恶心,是掺了灶灰的水在给尸身“定形”——这是他跟义庄老朝奉学的“腐尸塑颜术”,专给泡烂的尸体做“体面”。
“癞蛤蟆能镇河?”他用竹片划出眼窝,腐肉被挑起时带出丝透明的筋,像龙王太子额前垂落的龙须,“去年李财主往河神祭里塞的‘太子妃’,哪个不是拿面粉糊脸、金粉画鳞?你当那金粉是真金?”指尖捏起姜黄粉混锅灰的“伪金粉”,往死者颧骨抹成扇形,“这粉子里掺着的,是赌坊小厮扫来的香灰,还有……”忽然顿住,目光扫过死者胸口铜钱大小的淤青——跟他鳞片甲的形状,分毫不差。
老王忽然指着死者发烂的小腿:“头儿,他裤脚缠着的水草里…有片鱼鳞!”银白泛青的鳞片沾着淤泥,边缘缺了个三角,像被什么活物啃过——跟张小帅去年在乱葬岗捡到的、虎娃他娘尸身旁的鳞片,同色同纹。
面粉扑簌簌落在死者眼皮上,张小帅用竹片轻轻一挑,竟让肿胀的眼皮合上了,睫毛上沾着的粉粒,在火把光里闪着微光,像极了老人们说的“龙鳞泪”。他往死者眉心点出三排鳞片纹,最中间那排歪了些,却刚好盖住淤青中央的凹陷——那里凝着滴暗红的血珠,此刻被金粉一衬,倒像龙王太子眉心的“定魂珠”。
“阿七,把红绸递过来。”他扯过虎娃递来的破绸子——那是从李财主家姨太太旧衣上撕的,原本绣着并蒂莲,此刻被剪成细条,缠在死者手腕的红绳上,“去年沉河的虎娃,腕间都缠着这红绳,绳结里藏的不是‘龙王赐珠’……”指尖掐开绳结,滚出颗烤焦的麦仁,“是李财主塞进他们嘴里的封口粮。”
麦仁掉在面粉堆里,虎娃突然蹲下身捡起——孩子指尖沾着的金粉,跟死者眉心的鳞片纹,连成了条蜿蜒的“龙形”。他忽然想起三天前看见的场景:李财主的管家往河神祭的“太子妃”尸身嘴里塞麦仁,麦仁表面刻着的“李”字,跟此刻死者手里的,一模一样。
“老王,把竹架扛过来。”张小帅往死者身上盖了床破被单——那是用赌坊废旗改的,蓝底白纹的“招财”字被他剪成鳞形,此刻盖在尸身腰间,倒像龙王太子的“鳞纹玉带”,“等会儿抬着他过东河村,记得把竹架晃得像‘龙行水’,让看热闹的百姓看看……”
“看啥?看咱给癞蛤蟆穿龙袍?”老王瘸着腿扛起竹架,竹节间的羊油发出“滋滋”响,惊得死者脚踝的水草掉了根——草根上缠着的,竟是片绣着“万寿”纹的锦缎,跟陈公公赏给王扒皮的“御赐布料”,同个纹样。
张小帅忽然蹲下身,扯开死者裤脚——溃烂的皮肤下,露出半片刻着“壬戌”的鳞片甲残片,金属边缘嵌进肉里,竟跟他里衬的甲叶,用的是同一个铸模。虎娃凑过来,看见残片背面刻着的“第三十七号”,跟他哥哥尸身颈后的胎记,拼成了完整的“炉号”。
“不是穿龙袍,是让龙袍里的脏事,见见光。”他把鳞片甲残片抠出来,金属片在掌心发烫——跟靠近虎娃他哥尸身时一样,“李财主拿‘龙王太子’当幌子,往护堤洞里塞的不是祭品,是用鳞甲镇着的冤魂,这金粉、这红绸、这鳞片纹……全是陈公公‘丹道’里的‘炉鼎符’。”
夜风卷着纸钱灰灌进祠堂,死者眉心的金粉鳞片纹突然“簌簌”掉落,露出底下的淤青——竟在灰雾里映出张小帅鳞片甲的轮廓。阿七举着火把,看见火把光穿过鳞片甲的缝隙,在死者胸口投下的影,跟淤青形状重合,像极了陈公公密室里的“丹炉鼎”图。
“抬走吧。”张小帅把麦仁塞进死者手里,让他指尖捏着那粒刻着“李”的焦麦,“等会儿路过李财主家门口,记得让竹架晃得凶些,把死者腕间的红绳甩进他家门槛——绳结里的麦仁,该让他尝尝是什么滋味。”
寅时的梆子响过,竹架抬着“龙王太子”走过东河村,面粉和金粉扑簌簌落在青石板上,竟在夜色里拓出条“龙形”的路。虎娃举着用红绸做的“龙须”跑在最前头,绸子扫过路边的狗尾草,惊起的露珠沾着金粉,像极了“龙吐的珠”。
李财主家的狗突然狂吠,管家举着灯笼冲出来,却看见“龙王太子”的手正指着他家大门——死者指尖的麦仁,此刻沾着面粉,竟在灯笼光里映出“冤”字。老王故意把竹架往地上一磕,羊油润滑的竹节发出“咔咔”响,像龙爪抓地,吓得管家灯笼掉在地上,火舌舔到死者裤脚的“万寿”纹锦缎,竟腾起蓝紫色的火焰——那是陈公公“丹道”里的“镇魂火”,此刻却烧出了“罪”的味道。
晨雾漫进东河村时,“龙王太子”的尸身被抬进乱葬岗,面粉和金粉混着露水,在尸身眉心聚成个“解”字——不是“解魂”,是“解恨”。张小帅摸着死者手里的麦仁,发现焦痕边缘不知何时多了道牙印,跟虎娃他哥咬过的饼子,同个形状。
原来这世上最真的“龙王太子”,从来不是面粉和金粉塑的假脸,是被沉河的孩子手里攥着的、刻着仇的麦仁,是鳞片甲残片上烙着的、洗不净的冤,是张小帅指尖沾着的、混着灶灰的面粉——那面粉落在死者脸上是“体面”,落在活人心里,是扎得生疼的、不得不醒的梦。
梆子敲过五更,乱葬岗的坟头飘起细烟——是阿七用死者裤脚的“万寿”纹锦缎烧的,烟味混着姜黄粉,竟比任何香火都浓。张小帅望着渐亮的天际,死者眉心的“解”字在晨露里渐渐淡了,只剩虎娃手里的红绸“龙须”,还在风里飘着,像条终于挣断锁链的、带血的魂。
鳞片甲在他怀里轻轻颤了颤——这次不是烫,是松,是压在死者胸口的“炉印”终于裂开,让冤魂的哭,顺着面粉和金粉的缝,飘向有光的地方。而他指尖的面粉,此刻正混着死者腕间的鱼鳞,在乱葬岗的土里,埋下颗新的种——那是用冤魂的血、活人的泪,和着灶灰揉成的种,终有一天会发芽,长出比任何龙王都高大的、替死人说话的,树。
第一章骨影
“《本草纲目》有云…‘龙骨,安神镇惊,止痢涩肠’…”小李抱着缺页的书念得磕巴,指尖在“龙骨”条目上搓出毛边,眼尾却盯着供桌上的冷馒头——白面蒸的寿桃沾着香灰,褶子间嵌着颗烤焦的麦仁,跟去年虎娃他哥塞在枕头下的,同个焦痕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重生七零:不当乖乖女,当特种兵!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抗日:我有十亿预备役! 重生90,赶海养全家,鱼获惊呆妻女 开局一包迷情药,助我脱困修仙 我在柯南世界格格不入 门外的坏家伙们和体内的坏家伙们 霍格沃茨:我是哈利大表哥 综武:天命反派,不干人事就变强 小可怜跑跑跑,疯批变态爱不停 九转狂刀正气诀 世界版本更新:战姬召唤师 镇北王府有个疯郡主 乞丐孤独修仙 散修的无聊日常 八零换嫁诱他成瘾,糙汉夜夜红温 太太心冷离家后,傅总夜夜低声哄 手搓弓弩养娇妻,竟要我黄袍加身 师父我可以 男女互换术